{SiteName}
金融界股票
金融界博客
金融界新闻
金融界活动
金融界港股
金融界人才

一篇文章读懂汽车金融未来发展七大模式

汽车金融在国内发展那叫一个如火如荼,提及它,相信大家都可以列举消费金融、融资租赁、P2P等等一系列行业数据。但是今天我们不谈数据,就从行业的主角玩家、发展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来聊聊你不知道的互联网汽车金融。

随着互联网汽车金融的蓬勃发展,该行业吸引了众多玩家涌入,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

商业银行(以平安银行为代表)

汽车金融公司/厂商财务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产品设计灵活,首付低、贷款周期长、可贷款范围广)

消费金融公司(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从事汽车消费金融的非P2P互联网公司,如易鑫金融租赁公司、众富融资租赁公司、优信金融、车秒贷)

SP(金融服务提供商)资金方与终端客户的

小贷公司、P2P、担保公司,利率较高,主要面向那些在以上渠道很难获得贷款的客户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汽车金融的先驱们积极探索汽车金融创新模式,出现了依托于汽车电商及搭建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两种模式

依托于汽车电商模式

在汽车电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模式:

电商广告、媒体电商模式

汽车厂商在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通过售卖小额代金券优惠券将客户引流到线下4S店,平台按照广告费+CPL线索的方式收费,其中的代表是京东和阿里。

O2O或者C2B模式

用户在线上发布购车需求,支付少量订金来强化购车意向,随后平台将客户引向线下4S店进行交易,平台按成交CPS的方式向4S店收费,与Truecar相似。该模式优化了用户线下询价体验,但平台无法掌控车源、定价权以及用户线下的体验,而且盈利模式并不清晰。类似O2O模式的有团车网,小马购车等。

B2C模式

平台自己采购车源,控制定价权,用户在线上交少量订金锁定车源,去平台合作的线下4S店渠道进行交车服务,易车商城和汽车之家商城的一口价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个模式看似完美,但整车厂商为了照顾经销商体系的利益,出售的往往是库存车和滞销车,再者售车环节本身很难挣钱,平台没法巨量补贴在线上形成真正有杀伤力的价格来吸引用户。

由于整车厂商和4S店体绝对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外部电商平台很难分到一杯羹;而且很多电商平台是垂直汽车媒体起家,业务上十分依赖整车厂商的广告和4S店销售线索收入,做电商总很难大施拳脚。

搭建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模式

尽管汽车电商没走顺,但是汽车金融是挣钱的,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还在探索互联网汽车金融的模式,尝试直接搭建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主要代表是阿里车秒贷、优信二手车金融、易鑫车贷。

1、阿里车秒贷

通过搭建平台,和汽车厂商以及金融公司合作,利用蚂蚁金服的大数据评分系统提供相关风控能力。用户选定车型后,在线申请贷款,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获得审批结果短信,通过后拿着短信上面的核销码可以到4S店去进行买车流程。

车秒贷一定不过还是有明显的硬伤:不提供担保兜底及前期的无抵押贷款,导致一些线上审批通过的用户到线下可能还得走一遍合作机构的审批流程。

2、优信二手车金融

优信开始以“半价二手车”的概念切入,用户在线上实名认证,输入银行卡号,勾选同意查询央行征信,优信会在一小时左右给出审批结果,通过后可线下购买支持金融方式的车源,而且不受车价及车型的限定,这种支持金融的车价在5W到65W之间。这相对于传统汽车金融的人+车这样的风控模式来说无疑是比较大的创新。

优信的局限性在于:仅限于自营的金融产品,成本与其他融资租赁、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没有优势。此外,只有几款金融产品,没有针对于用户资质分层匹配不同利率的产品。

3、易鑫车贷(易车旗下)、汽车之家和太平洋汽车金融平台

易鑫最初是汽车金融平台,把用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匹配给金融公司,后期易鑫平台做联合放款、联合风控、担保兜底等业务。为了加强线下用户体验、把控成交、提高成交转化率,也建立了庞大的电话客服中心和区域销售落地团队。

不过目前并没有特别成熟的针对于线上用户的大数据在线审批授信机制,没法在线上提前锁定用户,成交转化率偏低。

以上几家都各有特点,但都存在不足,并没有走出真正的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以下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畅想一下理想的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

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畅想最理想的模式是等汽车电商真正发展起来后,用户线上购车时直接做审批,后续用户在平台上还月供,和用白条买个手机一样。但看汽车电商的发展现状,这条路很漫长。

如果不依赖于汽车电商建立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能否解决以下问题是关键:

1、我能不能贷款(理论上,任何人都应该能贷到款,风险高可以匹配利率高的产品)

2、在我能做的贷款产品之中找一个适合我的并且利率公允的产品(不一定是最便宜的)

3、整个过程很方便,包括线上和线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需要有以下要点:

1、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台

汽车金融领域几万亿的市场,线上就算未来几千亿,也没有哪一家公司拥有这样的资金量来满足需求。另外,若平台产品不足够丰富,就无法为用户匹配适合的利率公允的产品。

2、以授信为目的,而不是收集销售线索为导向

这个模式既然不依赖汽车电商,用户还得在线下买车,就避免不了很多用户只是在初级意向之中,如果以收集销售线索为导向,无疑会产生很多无效的线索浪费跟进的人力物力。当然,这个审批授信过程必须在线上完成,这对大数据评分系统和直连央行征信系统都有较高要求。

3、审批授信以用户为中心,弱化车型车款的因素

现在一般汽车金融机构做审批的时候,不仅需要人的信息,还需要知道确切的车型车款和车价。如果换一个同等价格的其他车型车款,需要重新走审批流程,用户体验极差。以用户为中心的授信就相当于是汽车领域的信用卡,只要不超过相关额度和一定期限,随便买什么车。比如优信,只要通过了他的付一半审批,在50天的期限内,都可以用于购买任何支持付一半的车源。这给平台的汽车金融风控模型提出了挑战。

4、平台需要输出风控能力,需要给第三方金融产品某种程度的担保兜底功能

现有的很多汽车金融机构审批还是传统的人+车的方式,如果要把这类第三方金融产品纳入到平台来,势必要输出平台统一的风控能力,并且给第三方金融产品提供某种程度的担保兜底功能,否则会遇到车秒贷的问题。

5、做风险定价,针对不同资质的用户匹配利率公允的产品

互联网是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如果利用用户不够专业、信息不对称而匹配给用户贵的产品或者对平台有利的产品,无疑是杀鸡取卵。比如有厂商贴息的产品,即使在线上给用户匹配了无贴息的产品,线下也很容易被飞单。高风险高溢价,普通用户能接受这样的道理。比如美国的P2PLendingClub会把借款进行从A到G的风险评级,A的风险最小,利率也最低,G的风险最高,利率也最高。

6、加强线下的把控能力

用户在线上匹配了合适的利率公允的产品、并获得授信后,可以分配给用户一对一的平台金融顾问。一方面建立联系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在用户决定购车的时候,可以跟进介入整个交易过程,增加用户体验的同时避免飞单。

另外,和线下的4S店或者SP进行合作,把平台做成给合作方用的SaaS系统,一方面让线下渠道的用户也可以匹配产品做在线审批(类似于美国的Dealertrack,帮4S店对接各种金融产品),另外一方面对接线上渠道已经获得授信的用户。

7、贷后管理放在线上来做

未来每个月的还款,鼓励用户在线上完成,提高了平台的粘性,也方便了用户。

畅想一下用户的使用场景,在线上匹配了合适的金融产品、获得了授信,可以随时和平台的金融顾问交流,确定要买车的时候走进4S店,店里面有合作方拿着对应的SaaS系统进行授信的确认,支付首付款后便可进行提车流程。

虽然比较理想,但现实中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何做用户的风险评级、风险定价,如何调整优化传统汽车金融风控模型,如何吸引更多的第三方金融产品入驻,如何和线下落地方进行深度合作和合理的利益分配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白殿疯病那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buhuaerj.com/jrjbk/108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