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发改委在政务直通车中回复了网友一封关于“滨湖国家级新区”的咨询信件,回复内容披露了滨湖国家级新区的申报进程和最新动态。
近2年的申报时间,原计划年底获批的滨湖国家级新区现在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一起来看看!
国家发改委批示文件曝光
滨湖新区申报方案正在微调
官方申报进程
1、年12月22日,中共合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合肥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在“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当好中心城市”方面,计划提出未来五年,启动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规划建设。
2、年1月份,省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凌云介绍,国家发改委已经重启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的审批。
3、年2月份,根据合肥市印发的《合肥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五大发展理念”细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将逐步落实。
4、年3月31日,城市管理提升年动员大会上,合肥市市长凌云透露了今年“大建设”的工作安排。目前仍在申报中的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将在今年启动编制工作。
5、年6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年)》再次明确了合肥的中心地位,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级滨湖新区。
当然,像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样的大事,的确需要时间去做充分的考虑和统筹。我们也找到了一份国家发改委回复滨湖申报国家级新区的文件,一起看看合肥总体方案中已补充完善的部分。
从上述文件内容不难看出,虽然滨湖新区申报方案中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合规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报告等要件早已完善,但依然有细节需要微调。
市发改委说“一旦国家正式批复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新区范围、空间结构、重点任务等相关信息”,就目前形式来看,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的申报工作已经进行到较深层次,最终是一定会审批的,但什么时候获批是关键。
一旦滨湖国家级新区获批,那么政策扶持和资源导入就远非现在能比,当然房价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安徽版“华尔街”
金融基地板块打造区域产业支柱
年,滨湖新区成立。历经11年的发展,一个集合全省之力大发展的滨湖新区呼之欲出。
并逐渐形成:滨湖启动区、金融后台基地、省行政办公区、环湖CBD四大板块。
四大板块互为融合却又各司其职,其中被誉为2.0的金融后台基地板块承担着区域乃至国家级滨湖新区建设的产业支柱重任。
众所周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依靠产业发展的楼市才更健康、房价才能更坚挺。
而金融板块不仅是产业集聚板块,更是高知人群集聚区。
据了解,滨湖2.0板块被誉为安徽省的“华尔街”,为21余家金融机构总部及安徽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局的华东在建最大金融后台基地,总投资超亿元,提供产业人口达20万人。成为合肥乃至安徽高文化、高收入、高素质精英人群的聚集之地。
注意了
“新中产”都有哪些标签?
高知群体集聚的金融板块,已然成为眼下“新中产”的宠爱之地。那么对于当下的“新中产”阶层,从年龄、收入、到生活、消费方式等,主流是如何定义?
1
年龄:80后占比54%,是眼下新中产的最大群体;其次为70、90后。
教育:超过91.7%的人拥有本科或专科学历,其中21.3%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收入:净收入(除去各项开支的家庭净收入)10-50万和可投资资产20-万。
2
除了以上三大基本特征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判定是否为“新中产”的重点要素。
新中产阶层往往在健康和生活方式方面更加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