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六当地时间8月16日,英国正式解除“密接者隔离令”。“我们向正常生活,又迈出一大步。”英国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解读称,即日起,那些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成年人和18岁以下者,若被通知曾经密切接触新冠确诊病人,将不再需要自我隔离,而是“遵循建议”、尽快进行新冠检测。上述“免隔离规定”还适用于有医学证明不能接种疫苗的“医疗豁免者”。此外,未满5岁的儿童只有在同户居住者确诊时,才需进行相关检测。此前,英国已放宽医疗等行业“隔离令”。如针对已接种两剂疫苗的医疗和护理机构工作人员,即使密切接触感染者,只要新冠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返回工作岗位。作为预防措施,这类人员每10天要做1次快速筛查。至此,英国防疫措施几乎仅剩:常态化的免费新冠检测、大规模接种疫苗(包括实施加强针计划)、部分境内外地区旅行限制等。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完全接种疫苗者,凭新冠核酸阴性结果,抵达英国时已不用再隔离。英国媒体BBC曾形容,英国解封是一场“豪赌”和“闯关实验”: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会在病例激增时解封,这是在没有任何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测试“群体免疫”效果。英国反对党工党议员乔纳森·阿什沃斯称之为“解下安全带、猛踩刹车”。从解封后数据看,英国似乎“闯关成功”。虽然高传播性的德尔塔变异株几乎%主导英国疫情,但《华尔街日报》报道:“最新数据让医生和科学家们乐观地认为,广泛的疫苗接种和公众的谨慎态度,可以控制病毒传播。”住院和死亡数未随确诊数同步上升英国本轮疫情的高峰出现在7月17日,单日新增达5.4万余例,超过同期巴西、印度等国报告数。但当地时间8月15日,英国《卫报》根据公共卫生部门数据制图显示,其单日新增感染数减半,为26,例,较上周同期减少例。图片说明:截至当地时间8月15日,英国每日新增确诊数(粉色柱图)和7日平均增长数(红色曲线)。/TheGuardian除60岁以上人群外,其他各年龄段的新增感染数曲线都在下行。图片说明:截至当地时间8月14日,英国各年龄段每10万人感染数曲线。/TheGuardian“最关键是住院和死亡数没有同步上升,只是稍微有一些抬头,这个是关键。”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告诉BBC。其中,住院数曲线已进入增长“平台期”,未随再度升高的确诊数而上扬。图片说明:截至当地时间8月12日,英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后14天的住院数(粉色柱图)和7日平均增长数(红色曲线)。/TheGuardian单日新增死亡数也维持在较低水平。8月15日新增数为61例。图片说明:截至当地时间8月15日,英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后28天的死亡数(粉色柱图)和7日平均增长数(红色曲线)。/TheGuardian英国《卫报》将该国第二、三波疫情进行比较,能直观看到,住院和死亡数增长曲线都得到有效抑制。图片说明:截至当地时间8月15日,英国第二波疫情(灰线)和第三波疫情(红色)中,住院数(左图)、死亡数(右图)的比较。/TheGuardian“疫苗能防感染最理想,但防感染已经不是重点”BBC、《华尔街日报》表示,英国的防疫成果源于广泛接种疫苗。截至目前,英国总人口超75%者已接种两剂疫苗,89%的成年人至少接种一剂。英国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称,这意味着,英国能安全地重回自由。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和剑桥大学最新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已预防约万英国人感染、66,人住院治疗及6万人染疫死亡。此外,年“欧洲杯”在推动年轻人自然免疫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陈铮鸣告诉BBC:“为期一个月的欧洲杯期间,确诊的多是年轻男性,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轻症或无症状,个别重症,但病死率非常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的‘群体免疫’。”《华尔街日报》援引英国统计局数据称,血液样本表明,90%-94%的英国成年人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原因是其已完全接种或至少接种一剂疫苗,或已经感染过。英国莱斯特大学临床病毒学家朱利安·唐曾表示,政府过高地估计了疫苗有效性。“疫苗并不能防止所有人不感染、不生病。新冠病毒变异株也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疫苗接种面扩大后,英国已不再将防感染作为重点。”陈铮鸣解读称,疫苗能防感染是最理想的,但英国主要是防止感染所导致的对医疗资源的挤兑、重症或死亡,要保护的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指感染病毒后易发生重症或发生死亡的人群,主要为老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英国90%的感染后重症和死亡,来自这部分人群。“我估计可能以后英国就不报感染人数了,因为没有意义,就像流感一样。更多是检测住院后的死亡,然后再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陈铮鸣称,新加坡也在采取将新冠流感化处理的方式。“各个国家的步骤不一样,可以互相借鉴。”图片说明:截至8月14日英国英格兰地区疫苗接种情况。红色柱体为未接种;粉色柱体为接种一剂;蓝色柱体为完全接种。/TheGuardian关键的日常检测量不断下降随着自我隔离限制放宽,定期检验检疫成为英国控制新冠传播的“关键措施”。根据英国政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