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部分品种预期收益率已近10年低位,发行量同比去年降幅近半。市场判断,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跌跌不休”
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理财收益率跌势不止。
Wind数据统计显示,最新一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纷纷下滑,部分期限品种已降至近10年新低。
其中:
1周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2.96%,连续6周下滑,并创年8月底以来新低。
2周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06%,连续6周下滑,并创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
2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2%,连续3周下滑,并创年2月下旬以来次低。
4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5%,创年1月底以来次低。
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68%,连续3周下滑,并创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
9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83%,续创年中旬以来次低。
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报3.55%,连续4周下滑,并创年11月下旬以来新低。
仍有下跌空间
市场判断,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流动性较为宽松,市场利率整体走低,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跌,未来低利率市场环境将维持较长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有下跌空间。
东方金诚发布的报告表示,从资产端来看,随着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新发理财产品将以配置固收类产品为主,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同时,考虑到银行存在一定揽储压力,短期内理财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将放慢,大概率维持现有水平或呈小幅下行。长期来看,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净值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发行规模萎缩
伴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的逐步下行,相关产品发行规模也持续萎缩。
统计显示,按销售起始日期计算,8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只,考虑到离8月结束仅有几天时间,按照目前进度,8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概率创出10年新低。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发行数量只,同比去年降幅高达48.53%。
此外,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降幅创新低。融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共有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只。保本理财产品共只,占比8.96%,环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再创新低,近三个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降幅都比较大。
与此同时,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和发行量都正逐步增长。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市场商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款,较一季度增加款,环比增长17.81%;存续规模估计为13.24万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5.56%。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募集起始时间在今年二季度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共计7只,而年同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仅有只。
浮亏已不鲜见
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出现浮亏引发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