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的支撑。大力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的重要举措,既能整合、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也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以来,省农信担保公司积极加强与省农发办的合作,双方通过政策整合、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成功探索财政支农担保嵌入业务模式,创新专项农业金融产品,努力开创财政支农新局面,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财担合作
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嵌入模式为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政策的精确性、指向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撬动引领作用,省农信担保公司加强与省农发办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嵌入模式,并合力推进业务模式的落地。
今年4月以来,省农信担保公司联合省农发办开展政策调研、业务需求分析,深入基层了解项目实际情况,研究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市、县农发办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等。在此基础上,省农发办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农业综合开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模式开展“”新农人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做好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率先将政策性担保业务功能嵌入到上述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中,规定由省农信担保公司为农业综合开发园区等各类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不高于财政补助总额且最高不超过万元的政策性担保,形成财政支农政策与政策性农业担保紧密结合的新型业务模式。
通过将政策性农业担保功能嵌入到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中,积极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为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找到有效路径,也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不忘初心
合力开拓财政支农担保事业
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服务“三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财政撬动金融支农的一项重大机制创新。省农信担保公司与省农发办紧密协作,以满足农业综合开发融资需求为导向,以“最多跑一次”为方向,创新研发农业经营主体拿得到、用得上的普惠金融产品。
针对农业项目收益不高、风险较大、抵质押物少的现状,省农信担保公司与省农发办通过共同研究、多次协商、多方调研论证,并征求全省各市、县农发办的意见,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开发了符合农业综合开发特点、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支农担保产品”,其主要特点为:一是低费率,担保费率采取政策性优惠费率,年担保费仅为贷款金额的1%;二是免抵(质)押,一般无需农业经营主体再提供其他抵(质)押物作为反担保物;三是方便快捷,以“最多跑一次”为方向,最大程度方便客户贷款,与银行协商开辟绿色通道,推动贷款审批发放更快捷;四是贷款额度高,额度最高达万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大业务开拓力度,省农信担保公司与省农发办共同加强业务产品宣传推广工作,省农信担保公司在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培训班专题讲解财政支农担保产品,为全省各级农发办负责人重点解读产品的重要意义、优点、操作要点,以及需农发办协助的相关事宜。省农信担保公司还通过在合作银行全省业务培训班作专题宣讲、公司官方白癜风的危害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