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金融界股票
金融界博客
金融界新闻
金融界活动
金融界港股
金融界人才

中金国企地产债投资机会尚可

我们认为国企地产总体信用风险可控,国企地产债投资机会尚可,短期内或仍存在估值波动的风险,中长久期债券可以等待右侧机会再加大配置力度。我们认为融资顺畅和销售韧性的均好型/中好型国企地产经历一定调整后已经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可作为底仓配置选择。我们认为错配型主体及部分中好/弱好型主体,在市场调整期可能估值波动会更大,反过来在市场整体好转时获益空间也更大,可作为主要的收益增厚型品种。

摘要

国企地产债收益率利差走势回顾与总结

回顾年以来国企地产债利差走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年1月-年8月):房地产市场由弱转好,债市牛市叠加房地产需求/融资政策放松,国企地产债利差低位区间波动。阶段二(年9月-年末):“房住不炒”大框架下偏紧政策,融资政策收紧,债券市场熊牛切换,国企地产债利差高位波动。阶段三(年1月-年末):房地产市场V型反弹,国企地产债利差压缩至历史低位。阶段四(年至今):房地产市场转弱,房地产政策由紧转松,国企地产债利差受到配置“资产荒”、政策预期和信用事件影响拉锯波动。

呈现如下特征:1)房地产政策总体松紧影响利差波动中枢,特别是融资或需求端政策明显放松/收紧或表态出现明显变化时利差也会受到影响。2)年以来,国企地产债收益率跟随信用债整体收益率变化,但是收益率波动更大,在收益率下行阶段国企地产债利差总体收窄、而在收益率上行阶段国企地产债利差总体走扩。3)房地产相关信用事件对利差影响较大。4)私募债利差波动幅度更大。

国企地产债投资逻辑

我们基于公司经营水平、土储质量、业务多元化、财务安全性和债券收益率等多方面考虑将国企地产债划分为五类:1)均好型房企:财务指标优秀、财务安全性高,操盘能力和土储质量处于行业靠前水平,股东背景强大、融资渠道顺畅且融资成本较低,抗风险能力强。2)中好型房企:经营水平、业务规模尚可,股东背景和融资条件突出,总体资质略低于均好型房企。3)错配型房企:经营水平和融资能力出现错配,这类房企或销售操盘能力不出众,或债务负担过重,或兼具类城投业务,或盈利能力有限,但是股东背景较强、融资条件较好。4)弱好型房企:优势不突出,经营水平、土储质量和融资条件处于中等水平。5)一般型房企:经营有待改善且债务压力偏重、融资条件不靠前,依赖于股东背景和流动性支持。投资策略方面,我们认为均好型和中好型国企地产债适合作为底仓配置,通过久期长短切换应对市场变化;错配型国企地产债适合作为进攻型品种,弱好型策略同错配型、但时点和久期上需更谨慎;一般型适合短久期获取兑付收益。

后续展望

我们认为国企地产总体信用风险可控,国企地产债投资机会尚可,短期内或仍存在估值波动的风险,中长久期债券可以等待右侧机会再加大配置力度。

我们认为融资顺畅和销售韧性的均好型/中好型国企地产经历一定调整后已经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可作为底仓配置选择。推荐主体包括: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认为错配型主体及部分中好/弱好型主体,在市场调整期可能估值波动会更大,反过来在市场整体好转时获益空间也更大,特别是错配型主体股东背景较好、融资条件尚可,可作为主要的收益增厚型品种;部分一般型主体,当下融资顺畅且股东支持力度较强,可选择短久期品种增强收益。增厚收益推荐主体: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发集团有限公司、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

房地产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正文

国企地产债利差走势回顾与总结

我们根据《中国信用策略双周报:分化途中沙里淘金》[1]中类似的方法,构建国企地产债利差曲线。

具体方法:1)房地产主体样本:Wind房地产行业及中金房地产行业取并集,剔除Wind或中金行业任一方分类为城投的主体,根据企业属性确定是否为国有地产(不含混合所有制房企)。2)债券样本:不包括展期/违约主体相关债券、永续债及担保债券。3)收益率:每只债券行权估值收益率,最后取平均值。4)利差计算:使用样本券中债估值行权收益率数据,减去同时点、同期限(行权)、同隐含评级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值,得到每只债券相对于同评级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的利差,最后取平均值。

历史回顾

回顾年以来国企地产债收益率利差表现:

?阶段一(年1月-年8月):此阶段房地产市场由弱转好,债市牛市叠加房地产需求/融资政策放松,国企地产债利差低位区间波动。年开始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期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此外银行理财规模迅速扩张,债券市场迎来了重要的配置力量,在此阶段信用债收益率总体维持下行趋势,国企地产总体信用风险可控,国企地产债收益率跟随收益率曲线下行。由于房地产市场承压,年开始房地产政策逐渐转向宽松,年6月呼和浩特取消限购[2]开始,直到年末除一线城市外城市基本取消限购,年9月、年3月、年8月-9月及年2月房地产信贷政策持续放松,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升,年4月开始70城新房价格环比转增,年5月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转正,此后部分城市表现过热,特别是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保持连续高增,年3月上海[3]和深圳[4]率先收紧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年9月起各重点城市纷纷开启限购限贷政策。房企融资方面,年1月《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5]发布后-总体地产债发行量显著上升,国企地产债券融资总体宽松。具体来看:年5月-年5月,国企地产债利差总体走扩,对应房地产市场探底过程;年6月-9月,利差收窄,对应房地产市场回暖确认;年10月-年8月,利差总体向上,期间5月有所收窄,此阶段利差走扩最高未超过年3月高点。总体来看,此阶段国企地产债利差维持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

?阶段二(年9月-年末):“房住不炒”大框架下偏紧政策,融资政策收紧,债券市场熊牛切换,国企地产债利差高位波动。年10月开始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债券市场自年10月开始转向,信用债收益率也一路上升至年末,年开始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转向牛市,信用债收益率也一路波动下行至年末,此阶段国企地产债收益率总体跟随市场变化。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6],房地产政策进入相对偏紧周期,年9月开始地产债融资开始收紧,-年多地房地产政策收紧加码。具体来看,年9月-年12月,地产融资政策明显收紧、9月起各大城市纷纷收紧地产政策,在此阶段国企地产债利差迅速走扩至高位,快速突破阶段一高点;年1月-年4月,利差总体波动下行,但是波动中枢明显高于阶段一;年5月-年7月,住建部约谈12城[7]释放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信号,信用风险预期抬升,利差再度走扩并在高位波动;年7月-年12月,利差有所压缩。总体来看,此阶段国企地产债利差在高位波动。

?阶段三(年1月-年末):房地产市场V型反弹,国企地产债利差压缩至历史低位。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债券收益率迅速下行,5月开始央行逐渐收紧政策,债券市场转向,在此过程中国企地产债收益率跟随市场先下后上。在此过程中房地产市场也经历V型反弹,一季度疫情期间销售表现较弱,二季度开始销售量价反弹速率较快,7月深圳收紧房地产政策[8],8月住建部和央行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buhuaerj.com/jrjhd/14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