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金融界股票
金融界博客
金融界新闻
金融界活动
金融界港股
金融界人才

科技独角兽ldquo陆金所rdqu

湃动商业评论NO.期

今晚,平安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陆金所正式在纽交所上市,此前因被市场广泛看好,陆金所已获多倍超额认购,并提前一天结束认购,陆金所能否成为美股史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很快就会揭晓。

而在此前8月公布的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全球十大独角兽6个来自中国,而陆金所以亿人民币的价值排名第四位。排在其前面是蚂蚁集团、字节跳动和滴滴出行。

两个月后,已经完成A、B、C轮融资,估值达到亿美元的陆金所,于10月8日,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文件。这是陆金所自年后第二次提出上市,只不过此次将上市地点由香港换成了美国。

5年前,时任陆金所董事长的计葵生,首次回应传闻已久的陆金所上市的消息。他当时乐观的表示,最早16年下半年陆金所就可以顺利在香港上市,然而,这位毕业于美国明德学院,曾任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年就来到中国的美国文学学士,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手创办的陆金所,会因为全国众多P2P平台的暴雷,波及自身,搁浅了在港的上市计划。

而5年后,陆金所如何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成功赴美上市,并有望在今晚成为美股历史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陆金所还真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滑铁卢引发壮士断腕

说到陆金所,就不能不提P2P。

记忆回到年,是年正是P2P最火的高光时刻,就连久违谋面的大学同学都为了领取陆金所的荐新礼包,给我群发了注册链接,并附上了自己在陆金所的收益所得,那时候动辄6-10%的收益率,确实比存银行存款或是一些理财产品更有诱惑力。

一时间,身边的人都在注册P2P平台,把动辄20几万的资金放到平台里,赚取高收益。此时的陆金所一方面借助P2P的东风,一方面背靠平安集团这棵大树,多年连续蝉联P2P成交榜首,一时风头无两。而计葵生本人也凭借陆金所这一金融创新模式屡获殊荣,先后被新华社评为"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被中国互联网金融大会授予“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然而成也P2P,败也P2P。

本来从一开始监管层就对P2P业务的界定并不明朗,随着17-18年P2P暴雷事件的频发,监管层将容忍度全面拉低,对P2P明确提出“三降”要求,一是P2P余额不得再有新增,二是持续压缩现有存量平台。

P2P运营期间,陆金所虽然没有出现负面信息,但把其作为主营业务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要知道年陆金所的网贷业务规模以高达亿元,超过全部业务规模的三分之二。在强监管的压力下,独善其身是不可能了,上市计划也暂时停摆。于是,陆金所为了博得生存机会,不惜痛下杀手,自断麒麟臂,开始大规模清理其平台的P2P业务。

年,停止B2C产品的销售,年8月,对外宣布不再提供P2P产品,到今天,陆金所零售信贷业务中再无P2P投资者的资金作为来源。截至年上半年,陆金所的网贷规模业务占比从年底的72.9%降至12.8%,降幅达60%。目前,陆金所的存量亿元P2P产品,按照3年的最长期限来看,将于年全部到期,消化完毕。

至此,P2P在陆金所已成历史。

在此期间,面对媒体关于陆金所上市时间的提问,平安集团表示,陆金所目前资金充裕,并不急于上市。

转换跑道,是销声匿迹还是涅槃重生?

船大难掉头。作为曾经领军P2P业务的全国NO1,陆金所也是吃尽了这一业务的时间红利。而不得已壮士断腕,剥离了自己曾经最核心的业务,后面的路应该如何走下去,也是摆在陆金所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虽然对外宣称暂不上市,但是从年3月-年3月,陆金所先后完成A、B、C轮融资,估值从亿美元升到亿美元,上市对陆金所来说,已经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上的问题。

图片来源:金融界

为此,一方面亦步亦趋的开展融资,一方面作为在P2P暴雷事件中存活不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顺利上岸的陆金所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将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作为自己的新主业,看似是两个新的业务,但其实也是由P2P的两个P端转型而来,只不过之前的这两个P之间没有绝缘带,投资人的资金可以直接被用来放贷。

而现在,这两个P成为了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的部分。虽然说白了就是发放小额贷款和销售理财产品,但不同的是,零售信贷中的放贷资金不再来源于普通个人投资者,其中61%的资金来自于商业银行,39%来自信托公司,也就是说陆金所不再自己放贷,而是充当信贷资金供求两端的助贷角色。而在财富管理这方面,陆金所不再把收取的贷款利息作为收益派发给投资者,而是引入了资管计划、银行产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其他多种产品,给予投资人更多收益水平的理财选择。这样一来,业务照样有得做,而监管也被纳入合理范围。这也是为什么陆金所现在一再强调自己是一家金融服务平台的原因。

对客户来说,陆金所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超市,这个超市划了两个区域,左边上架的是各大银行和信托公司的贷款产品,右边上架的是基金公司和银行的各种理财,基金。缺钱你可以去左边看看,想增加收益可以来右边转转。但这些产品都不是陆金所自己的产品,这样轻资本的运作,却让陆金所焕发了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陆金所的贷款业务用户数达到万,其中,小微企业占69%,管理的贷款余额亿元,位列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第二。而“陆金所”APP人均用户持有资产规模为2.93万元,管理客户资产规模亿元,位列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第三(OW数据),活跃投资者人数万。

在营业收入方面,陆金所实现了从年亿元到年亿元的飞跃,净利润也从年的60亿元增加到了年的亿元,实现了翻番。和“P2P”断舍离后的陆金所,不但没有被现实打脸,反而在经营上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面开花,让人更加佩服其断腕的勇气和死地后生的能力。

陆金所的顺利转型,一方面得益于其轻资本的运作,更得益于其背后背靠的平安集团。虽然在P2P最红的时候,计葵生也一度提出陆金所要去平安化的论调,他说:“虽然平安是陆金所最大的股东,但陆金所只有15%的客户来自平安,以后这一比例还会持续降低。”而在P2P转型成功后,陆金所却不得不承认:“轻资本商业模式基于平安与其他金融机构深入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实现,需要长期的信用记录和品牌力做担保,很少有其他同类机构像陆金所控股背靠平安这样强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平安,是陆金所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

上市之后,路在何方?

P2P的顺利剥离,让陆金所轻装上阵,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业务的良性运转,让陆金所未来可期。今年,作为平安三大科技独角兽之一的陆金所,上市之路再次被提上日程,“金融科技公司”转型定位也一再被明确。

虽然小额信贷和理财业务销售的如火如荼,但是,陆金所也深知开超市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有含金量的是服务于用户体验的“科技”二字,这方面,陆金所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并创建了客户风险识别系统和产品风险识别系统。陆金所将这一整套风险管理系统嵌入到了陆金所APP,能够使其直观且准确的分析和确定客户的实时意图和可能的下一步行动,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就目前来看,成效不错,以零售信贷交易促成服务费和理财交易服务费为主的科技平台收入成为陆金所的主要收入,其占总收入的比例以从年的61.9%增长到年上半年的87.7%。在招股说明书中,陆金所大量的提到了AI、大数据、区块链、SaaS等这些技术名词,而此次IPO募集所得也主要用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投资等科技投入,显示了陆金所赋能科技支持,优化平台体验的决心。

但我们也要客观的看到,陆金所虽然目前剥离了P2P业务,但是目前的零售信贷、财富管理依然主要是围绕金融产品来说话,虽然有了AI等科技手段的加持,但在用户体验和科技支持方面,要挑战两位业界大神,蚂蚁金服和京东数科也并非易事。

蚂蚁金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支付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京东数科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就目前而言,陆金所的技术服务和支持能力和以上两家比起来还仍有一些差距,也是此次IPO后,陆金所需要祭出杀手锏的地方。

与此同时,风控也是对陆金所管理能力的一个挑战。陆金所平台上架的各类理财、基金产品有随时发生兑付风险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没有慎重的挑选代理产品和深入了解被代理人的资金营运情况,若是出现兑付延期和兑付困难的情况,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陆金所的声誉。还有就是今年八月,最高法规定了民间借贷利率受保护的上限为一年期LPR的四倍,要知道目前一年期LPR只有3.85%,这而无疑会压缩陆金所零售信贷的利润空间。

所以,面对金融监管的持续收紧、业内金融科技巨头的实力碾压,诚然,背靠平安集团潜在的近2.1亿巨大客户体量,顺利完成业务转型的陆金所,虽然有望成为美股历史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但上市后的表现,还有待市场和时间进一步检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buhuaerj.com/jrjrc/799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